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学“四史”忆校史担使命》“思政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0-09-30发布者:陈文樑访问量:643

为加强对大学生的“四史”教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爱校荣校,92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我校退休教师李邦君教授,校党委宣传部部长严大龙,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秦淑娟三位老师在信息楼526会议室讲授思政第一课——《学“四史”忆校史担使命》。第一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海泉主持。

80多岁高龄的李邦君教授重点讲述了学习“四史”的重要意义、青年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四史”以及如何学习“四史”,希望同学们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我校因贸易强国而生,因对外开放而兴,因全面改革而盛,因新时代开放事业而新,学校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频共振、休戚与共。今年是学校建校60周年,严大龙围绕学校60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办学成就向同学们讲述了校史,希望在校学生能够铭记校史,传承学校的奋斗精神。


秦淑娟以亲身参与者的角度,详细阐述学校校训、楼名和路名的由来,与大家分享了这些名称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价值体现,要求大学生学习“四史”与思政课学习内容相结合、与学习校史相结合,在学习中提高自己,锤炼自己,在学习中汲取精神的动力。


三位老师讲述后,师生之间开展了热烈互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大奇迹”与“四史”的关系、学习“四史”中的问题意识以及大学生如何结合实际学好“四史”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为了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坚持上好思政“第一课”,目的是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高度统一,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探索开门办思政,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2020年暑假学院组织学生在疫情背景下开展了“走三农,看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取得显著效果,100支队伍,100份调研报告,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成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