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2018年开放课题结项报告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吴联仁发布时间:2018-12-16浏览次数:495

2018128日,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2018年开放课题结项报告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古北校区综合楼208如期举行。本次结项报告会以第三方评审的形式进行,邀请五位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作为外部评审:

朱道立,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院长;

李元旭,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副主任。

邬学宁,SAP硅谷创新中心首席数据科学家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顾问委员会特聘专家,复旦大学客座教授;

刘志毅,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实验室(AIBI)研究员,工信部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与学术委员;

张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区块链产业中心副主任。

陈晓静教授汇报主题为“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监管研究”,聚焦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将区块链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并依此进行案例研究。刘志毅研究员基于数字经济学就“区块链如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等问题与陈晓静教授进行探讨。


1 陈晓静教授作“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监管研究”汇报

张翼飞教授及其学生汇报主题为“农业智能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以上海松江为例”,对松江美丽农村建设以及职能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松江的智能农业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分析,提出松江智能农业发展存在的三个问题: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化不足;物联网在农业技术应用存在技术瓶颈;电商平台运用能力亟待提高。李元旭教授指出关于大规模农业推广的困难,并提出将长三角区域周边区域城市农业联合起来的建议:将智能农业与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需要将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结合起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拔高研究。朱道立教授提出几点问题:上海松江农业与上海其他区农业特殊在什么地方,松江定位是什么;该定位是某和九地域联合有共同处;成果实践在何处。张翼飞教授就教授的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2 张翼飞教授汇报“农业智能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以上海松江为例”

裴瑱教授介绍了现阶段国际贸易实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跨境贸易的痛点主要是信息问题,区块链技术基于自身的特点能够重塑国际贸易中的信任度,同时在透明度上大大提升,另外区块链在应用后会在贸易中的原产地规则产生较大影响,并以苹果贸易为例,通过调查总结区块链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跨境支付等应用场景,最终提出区块链可以解决贸易信任危机等结论。李元旭教授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提出建议,朱道立教授就区块链的在贸易方面的技术难点方面的研究提出问题。


3 裴瑱教授作“国际贸易区块链应用及前景“汇报

接下来王辉副教授汇报的主题为区块链在银行跨行调款中的案例研究,介绍区块链在银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数字货币,客户征信与反欺诈,跨境支付等方面已有应用,随后,就区块链应用于跨行调款的背景,应用和效果进行介绍。跨行调款的痛点在于具有高昂的成本,差错率高,效率低,商业银行跨行掉款业务没有统一标准,而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帮助银行解决这些痛点问题,并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跨行调款的效果评估。同时指出银行区块链技术变革时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渐进过程,引入外部机构是银行区块链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式,成果也较为显著。李元旭教授指出王辉教授的案例研究比较透彻,应继续形成研究分析,邬学宁教授提出应用场景需求的问题,指出随着电子消费的出现,该应用的场景的需求可能有所下降,刘志毅研究员提问两个问题:一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货币与其他技术有什么区别,二是区块链技术将有可能彻底改变金融基本结构,应该用何种逻辑思考这种问题。王辉副教授基于问题与各位专家展开探讨。


4 王辉副教授汇报的主题为区块链在银行跨行调款中的案例研究

高伟副教授汇报区块链溯源的案例研究,介绍了目前区块链应用溯源的案例和未来趋势,朱道立教授从政府和行业层面提出问题,指出国外农业方面的区块链溯源应用多为政府行为。


5 高伟副教授汇报区块链溯源的案例研究

邓士昌博士汇报人工智能的情商指标体系研究,心理学认为情绪治理分为三种能力,研究成果有两项:一是服务型人工智能应具有的情绪智力能力研究,总结具有情绪智力的人工客服应该具有三种效果 即感知理解和调节客户情绪的效果。成果二位服务型人工智能情绪智力的评价体系,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让用户评价服务型人工自能应该具有哪些情绪智力能力没采用心理测量学原则,经过三次测量形成三维度指标。邬学宁指出人工客服很难按照逻辑进行对话,很难感知和安抚客户的情绪,该研究领域是很有前景。


6 邓士昌博士汇报人工智能的情商指标体系研究

朱宏淼博士就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传播模型进行汇报。微信群逐渐成为大学师生间知识分享的主要平台,是自主性学习方式交流和传播的有效平台,得出结论,过度的在微信群中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对学习是不利的,适度的交流则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齐佳音教授肯定了该研究的价值,李元旭教提出增加研究的纵深度,朱道立教授提出自主性学习的定义问题,刘志毅老师建议将研究模型应用于企业知识创造。


7朱宏淼博士就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传播模型进行汇报

祁程博士就区块链哲学思想进行汇报,通过哲学思想分析区块链技术及基本逻辑,提出区块链是新的轴心时代与第五次工业革命,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否定哲学观,区块链所构建的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等观点,将区块链中的去中心化思想与后现代思想哲学“否定中心及构建的二元对立世界模式”相结合,指出区块链思想本质上是新一轮的理想与现实的博弈。齐佳音教授肯定了祁程博士丰厚的理论基础,李元旭教授指出区块链技术发展尚不成熟,上升到哲学高度具有较新的研究价值,刘志毅老师建议参考信息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刘志毅老师指出关于社会正义的探讨有技术共识等概念,如何形成基于东方哲学的技术共识展开讨论。

8 祁程博士就区块链哲学思想进行汇报

韩慈博士就课题“信息正义-数字社会治理中的正义问题研究”进行汇报,研究以信息正义位研究主题,以大数据时代为研究的生态背景,系统分析数字社会存在的正义困境。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数据异化问题,数据鸿沟问题,个人隐私暴露问题正在困扰着每个人的数字化生活。韩慈博士关注如何实现正义的良善的生活,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数据异化进行分析,通过对具体代表性个案的详细分析,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9 韩慈博士就“信息正义-数字社会治理中的正义问题研究”进行汇报

吴联仁博士汇报基于区块链的社交媒体案例研究,提出区块链作为一种重新技术,颠覆了商业逻辑和运行规则。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共识机制构建了低成本的互信机制,建立了去中心化的交易体系,其本质是一套技术体系,核心价值是解决信任问题:区块链思维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随后,吴博士介绍了区块链在社交媒体中的应用场景及案例,并指出区块链技术的社交应用发展机遇为:围绕稀有资产建立社区;打破谷仓效应;智能媒体代币。与会专家肯定了该课题选取的创新视角与研究价值,并为吴博士提出建议。

10 吴联仁博士汇报基于区块链的社交媒体案例研究

倪京帅博士博士汇报人工智能在体育赛事的应用与发展,研究基于第二届上海市民运动会赛事管理服务平台“赛圈”进行个案研究,分析了上海市民参与市民运动会的个人,区域和场地等特征。并将结合上海“未来城市”政策,依托第三届上海市市民运动会数据进行分析。齐佳音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上海市民运动会背景,提出智能设备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朱道立教授指出应缩小研究范围。

11 倪京帅博士博士汇报人工智能在体育赛事的应用与发展

宋保振博士汇报了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治理研究,主要研究智能时代社会治理理念转型,人工智能在行政治理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取得成果。研究主要依托上海市政府立法信息平台研究人工智能促进立体化社会治理的作用,提出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信息检索智能化和听取意见反馈等方面,着力人工智能在长三角区域立法协同工作中的作用问题。

12 宋保振博士汇报了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治理研究

随后,刘华玲教授的研究生介绍了金融智能监管的研究,由邓士昌博士代为汇报戴永辉博士的报告“人工智能+农业“典型案例研究,以及史楠副教授的报告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监管研究。

13 会议掠影

会后,由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评选出2018年开发课题获奖人员名单:

1 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2018年开发课题获奖人员名单

一等奖朱宏淼
二等奖陈晓静、邓士昌、王辉
三等奖宋彩萍、冯彦洁、祁程、高伟、吴联仁、梁振民、倪京帅

2018年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开放课题结项报告会的成功举办,是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构建一种全新的产学研联合课题研究模式的实践。有平台、有现实课题、第三方提供资金支持、研究院配套提供课题管理服务和一定资金支持,采用灵活创新的人员引进模式,通过开放课题发布,搭建产学联合研究平台,创新科研人员的流动机制。

14 参会人员合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