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加入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

发表时间:2019-12-02 阅读次数:194

12月1日,“众行远·创新征”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成立大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隆重召开。教育部领导,中国高校创新创业产业投资联盟、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天使百人会的负责人,地方主管部门代表,社会组织机构代表,“北斗星”导师计划首批受聘导师代表,以及众创空间孵化团队代表和相关媒体等,参加了成立大会和相关活动。我校作为会员单位参加了本次成立大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级巡视员、综合处处长吴爱华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邬小撑

一、共建实体空间

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持续举办,创新创业成为了中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口,越来越多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建设予以重视。以高校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载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梦想落地、发芽、启航的地方,但受限于双创资源的地域差异和空间制约,一直无法全力推动双创教育的深入开展。

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致力于将高校众创空间类载体打造为学校双创沃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级巡视员、综合处处长吴爱华在大会上指出,推动大学组织结构创新,激发高校创新创业活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精准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进一步发挥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学院的育人功能,推动国家的高等教育创新。众行远,创新征。希望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的成立,可以助推大学集群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互补,带动区域经济建设,真正做到共建共享、创新服务模式。他强调,激发高校双创活力、深化高等教育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引领大国崛起。他寄望,通过联盟的发展壮大,推动高等教育创新,为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输送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联盟主席团召集人、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邬小撑在大会上指出,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的成立,将为全国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包括资源共享、外部对接、咨询帮扶等在内的全套服务,全面助力高校众创空间通过“互联互动,共建共享”的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更低成本的发展。


二、共创线上空间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直缺乏专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以致学生双创教育管理缺乏依托、外部优质社会资源缺乏集聚;引入的资源没有平台可以沉淀,重复成本过高;各校双创教育面临各自为战、发展不均、信息难通、资源无法共享等困难。联盟集聚各类社会资源,联合有志于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组织机构一起,有针对性地研发了高校智慧双创管理系统和“互联网+”协同服务平台。

联盟副秘书长、杭州沃土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祝孝林介绍联盟开发的协同平台,该平台定位为联盟服务落地的载体、联盟目标达成的抓手,将通过“一朵云”,“三个端”,“N种智能应用”的整体架构,助力联盟及各成员高校的双创工作。“聚是一条线,散是满天星。”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创造性地按照空间项目入驻“前-中-后”的全流程进行信息化运营管理,并将全流程中的重点模块独立出来,提升非空间运营的其他双创管理工作。

同时,平台的前端应用功能将分别基于IPEI创智互动终端的大屏端和基于钉钉进行深度定制开发的移动端实现,提供各类“共建共享、互联互动”的资源和服务,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联盟服务,让导师和投资人可以更便捷地获取联盟信息、参与联盟活动。


三、共享虚拟协同

空间有界,而服务无界;服务所到,即空间所至。联盟不仅将极大拓展原有各高校众创空间的服务范围和吸纳力,同时,也将打破全国高校众创空间之间时间与地域的界限,高效获取各类双创社会资源,让发展较迅速、较先进的双创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向需要资源支持的地区充分流动。

成立大会上,联盟还发布了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专属创投基金和“北斗星”导师计划。联盟将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在集聚全国一线高校、双创相关社会机构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众创空间等载体在整合和链接社会公益资源、资金资源、产业资源、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形成线下实体空间与线上虚拟空间、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结合发展的新模式,共同建设一个全国范围内没有院墙的虚拟协同大空间。


大会当天下午,还进行了两场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众多高校和政府社会力量共同探索政、校、企等多方共同推动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高校众创空间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更多发展路径。

“众行远,创新征”。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将与所有成员高校携手同行,致力于打造实体空间、线上空间和虚拟协同大空间这“三个空间”共建共享,全面助推高校创新创业再上新台阶,共同开启高校双创新时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