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忠院长做“自主性'双循环'的理论与政策逻辑”学术报告

文章来源:经贸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23 浏览次数:244


2021年4月23日,商务部国际贸易学会副秘书长、我院院长黄建忠教授在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召开双循环与高水平对外开放论坛上,上做“自主性'双循环'的理论与政策逻辑”学术报告


(黄建忠教授作主题演讲)


黄建忠教授的报告首先介绍了“双循环”的经验与理论逻辑。认为从历史经验逻辑来看,双循环从单一要素禀赋循环(主要是劳动力与资本)的初级阶段发展而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套本领”背后的实质是“两套规则”。随着规模扩大,现代双循环理论逻辑在于多要素规模经济循环(主要是要素升级与高质量要素的导入),逻辑的本质是“规则的一体化”或“边境后措施”的统一。指出从这个过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经验启示,例如,内外循环一体化是基本经验、以国内市场循环为主体的实际成果仍然是外循环造就的、存量规则的合规对接和增量规则的加速对接是制度改革方向等。此外,黄建忠教授还认为目前的症结主要在于“双循环”的非自主性,体现在“低端锁定”、“卡脖子”技术“瓶颈”、“附加值天花板”、“大国赶超陷阱”等方面。接着,黄建忠教授分析了建立自主性“双循环”的困难。一是“西强东弱”的现实与“东升西降”的趋势之间形成深刻矛盾、引发持久激烈冲突,这典型体现在大国产业链与全球价值链之间、政策多样化模糊与同一性透明度之间、主权民族国家利益之间与全球共同利益之间。二是建立自主性“双循环”的外部环境不确定,典型表现为“战略机遇”的结构性、碎片化和非稳态、新技术和产业革命的非普惠性、国家主义引发的全球价值链重构、大国博弈与“大国赶超陷阱”风险等方面。

最后,黄建忠教授提出了自主性“双循环”的政策逻辑。一是要建立正确理念,避免封闭式内循环和危机管控导向的“改革开放”。二是要加快规则对接,尤其是存量对接、增量对接和创新引领。三是要进行产业梯度转移,产业链向内、向上衔接,供应链向外、向下延伸。四是要审慎宏观调控,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回归”。此外,还应走出意识形态对立纷争,调整大国关系。

黄建忠院长的报告深度分析了历史经验下的单一要素循环和现代双循环逻辑下的多要素规模经济循环,并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操作性、前瞻性的建议,非常值得思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