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经济新闻报道方向)专业培养方案

发布者:陈豪发布时间:2021-09-16浏览次数:1025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职业精神、宽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专业的新闻传播技能、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实践能力,以及丰富的经济学知识、能够报道经济领域现象和解析经济发展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适应在各类新闻媒体从事采编制作与管理工作,或在机关、事业单位、涉外企业从事传播管理工作。

二、培养规格及标准

1.知识结构

本专业致力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通识教育,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经贸知识和英语语言文化等三个方面的理论知识,知识结构体现跨学科、跨专业与跨文化的多重复合,尤其体现“新闻学与经贸知识复合”。教学计划中设置学科基础选修课,学生可以此为基础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或金融学专业。

在新闻传播学方面,通过学习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新闻伦理与法规、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经济新闻等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新闻、舆论政策法规和国际传播规则

在经贸知识方面,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会计学、管理学等课程,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知识;

在英语语言文化方面,通过学习新闻英语、新闻编译等课程,使学生掌握英语新闻文体与中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相关知识。

2.能力

国际传播能力:通过全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经济新闻采编制作,以及参与各种商务传播活动;在国际传播事务中,善于利用国际传播规则,借助各种媒体平台,与不同政治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受众进行交流和沟通;

与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业务实践能力:掌握业界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以及外国行业和专业发展动态,紧跟传媒实践的快速发展,适应不同媒体形态的新闻报道,熟练运用多重媒体技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

具有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具备全球化传播思维和理念,新闻传播活动中,能够用创新的思维发现、分析问题,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3.素质

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方向

始终坚守新闻真实性等基本准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法律意识;

具有清晰的新闻传播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在全球化竞争中具备积极乐观、协作创新的良好个性。

三、培养方式

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构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打通国内外、校内外、学科专业内外以及各种媒体形态的边界,在新闻传播学知识技能传授训练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国际视野与经济学素养,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提供空间。具体采用以下人才培养模式:

1.3+1”模式

学生完成三年本科阶段学习后,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到国(境)外大学的新闻传播类院系就读一年,完成学业后可以同时取得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国(境)外大学学位;符合要求的可继续在国(境)外大学的新闻传播类院系就读一年,取得硕士学位。

2.中外联合培养

实施海外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授课,以中外交换生项目、境外学习、境外实习、游学等中外联合培养方式,使学生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选择国外媒体与国内媒体/公司驻外机构等建立海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有机会到国(境)外实习基地中进行实习实训。

3.双导师制

建立校内教师、业界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强化实务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参与新闻传播事务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操守。

4.全英语教学

对部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实行全英语教学,建立全英语教学团队。

四、成绩考核

课程考核合格,给予相应的成绩、绩点和学分。成绩考核严格按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本科学分制教学培养方案总则》《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境)外学习期间的成绩考核按照所在学校的规定及我校与国(境)外院校的协议执行。

五、教学质量保证

本专业将全面严格执行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保证教学质量的有关规定和措施。

六、学制

本科学制为四年,详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七、学分

总学分

必修课

选修课

课内教学

实验教学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158

118

40

111

34

13

八、毕业与学位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获得相应的学分,并符合各项要求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学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九、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见附表。

知识、能力和素质矩阵图

要素

内容

目标要求

方式方法

核心课程

知识

1.新闻传播学知识

2.经济学知识

3.英语语言文化知识

1.知识结构体现跨学科、跨专业与跨文化的多重复合,尤其体现“新闻学与商科的知识复合”,系统地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党和国家新闻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传播规则规范。

2.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熟悉国家有关经济政策。

3.具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熟悉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基本面。

1.优化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2.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课外作业、实训实习有机结合起来。

3.基础课推行案例教学,每门课程都要开发一定数量的案例,并建设案例库。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英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等

能力

1.国际传播能力

2.新闻传播业务实践能力

3.独立思考与创新创业能力

4.对新知识的主动获取能力与持续学习能力

1.在国际传播事务中,善于利用国际传播规则,借助各种媒体平台,与不同政治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受众进行交流和沟通。

2.掌握业界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以及外国行业和专业发展动态,紧跟传媒实践的快速发展,适应不同媒体形态的新闻报道,熟练运用多重媒体技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

3.具备全球化传播思维和理念,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能够用创新的思维发现、分析问题,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4.具有对新闻传播事业的浓厚兴趣,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专业实务课程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并围绕此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

2.强化实验实训环节的功能与效果,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平台的作用,激发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

3.打通第一第二课堂,有效衔接课堂作业与采写制作、运营实践项目。

4.通过参加新闻报道、视频微电影制作、广告设计以及创新创业比赛,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新闻采访与写作、英语新闻采写、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编译、对外报道、经济新闻、新媒体财经报道实务、媒介经营与管理、数据新闻、公共关系学、国际贸易实务等

素质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与法律意识

3.国际视野与综合人文素养

1.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方向,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

2.始终坚守新闻真实性等基本准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具有清晰的新闻传播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在全球化竞争中具备积极乐观、协作创新的良好个性。

1.邀请知名编辑记者进校园,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介绍采访实践案例、职业经历、成功经验。

2.通过媒体实践实习、采访作业任务、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认识社会。

3.通过外国专家授课讲座及海外交流、游学活动拓宽视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伦理与法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语文、新闻模拟、国际商务模拟训练等

新闻学(经济新闻报道方向)专业培养方案-2021级.docx新闻学(经济新闻报道方向)专业教学计划-2021级.xls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