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至13日,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贸易报》社和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和长三角会展研究院承办的2023第二届会展·文旅体·传播融合发展论坛暨研究生暑期学校融合发展论坛板块“专题二:新传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在线顺利举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纪实人文频道副总监、高级编辑朱晓茜和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邢虹文分别担任演讲嘉宾,上海对外经贸大学MJC教育中心主任雷霖副教授担任与谈人,两场论坛分别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新闻与传播系王易可博士和孙茜博士主持。
朱晓茜副主任长期担任国家及上海市的重大题材国际传播项目负责人和纪录片节目总导演,其作品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艾美奖、亚洲电视大奖等国际国内大奖,并在海外主流媒体平台多次播出且获得广泛好评。在12日的论坛上,她围绕“中国故事全球化的创新与实践——以上海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纪录片为例”,分享了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如何使中国故事全球化的经验和体会。她指出在中国故事全球化的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具备使命感、对象感、真实感、陌生感、信任感、时代感等六个能力,同时应树立远大目标,采取外宣主动;深入研究国际受众,减少文化折扣;客观真实,采用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善于合作,采用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基于新鲜的视角,形成鲜明的节目特色;与时俱进,融媒互动、创新呈现,才能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
雷霖副教授作为本场论坛与谈人表示,当前大部分纪录片都是通过西方视角来展示中国的现实社会,这难免会使受众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差和冲突。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不再仅由职业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和主流媒体进行,更多的是多元主体参与新闻内容的生产、事实的报导和形象的建构。在此背景下,纪录片的真实性很可能形成新的内涵和外延。如何让外国人看到更真实的中国已经成为重要议题。朱晓茜副主任表示,在当前背景下,信息鱼龙混杂,首先要求新闻受众具有一定的辨别力。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国际传播的作者,发出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只有给予受众更多的信息,才能培养他们对于信息的辨别力,更好地自述中国形象。王易可博士在总结中表示,围绕当前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传播主体多元化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
在13日的论坛上,邢虹文教授以“创新机制 搭建平台 培养专业型新闻传播人才”为主题做论坛演讲。她表示,传媒技术日新月异,传播环境纷繁复杂,培养高质量新闻传播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是高校的使命与责任。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具备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最为关键。她提及,在实践中应当坚持以产教融合为基础,创新培养模式,从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可视化表达和故事化叙事为特色,致力于让学生在校园内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行业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
孙茜博士总结道,专业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当以产教融合为基础,推动校企联合培养。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复合型知识结构是新闻传播学子的核心竞争力,可视化表达和影像书写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形态,丰富表达手段可以助推学生就业,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人才立足之本,故事化叙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同时,应当注重新闻生产系列化,树立“新闻+”的意识。她表示,在传媒产业和环境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位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专题二:新传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作为2023融合发展论坛板块的重要专题之一,通过业界和学界专家精彩纷呈、内容详实的演讲,使全体参会教师和学生共享学术盛宴,也为学院全面提升新闻与传播专硕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思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