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扬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周领顺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英译汉之好:好在哪里”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信息楼311室举行,由外语学院党委书记温建平教授主持,70多名师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周教授运用鲜活生动的学生翻译实例、网络广为流传的译文和自己的译文,对“英译汉”翻译测试和翻译网络围观现象进行了透彻而幽默的分析,讨论了译者“再创作”和“创作”的共性特征及其差异,深度挖掘了原文与译文鉴赏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传统和审美渊源。中文母语译者和读者是“英译汉”务实的审美者和“汉译英”求真的鉴定者,鉴与赏所体现的视角不同自然会带来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变换。对于翻译批评而言,普通大众所认可的译文之“好”未必是翻译学上认可之“好”,翻译一定要忠于原文,语言的华美不是唯一标准,只有和原文在内容和文体上吻合的译文才是好的译文。因此,翻译研究者要将学术真实和社会围观所产生的译文区分对待,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给翻译学习者和实践者以理性引导,从而逐步培养学习者对译文之美的正确评判。
交流讨论环节,大家纷纷就平时工作学习中的疑问和讲座中引发的思考向周教授提问,周教授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温建平教授对周领顺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周教授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周领顺教授用生动实例解读了让人困惑的译文评价问题,让听众茅塞顿开。他的译文之美、对英汉两种语言驾驭之精、对译学和中国美学传统感悟之深、分析之透让在场师生受益良多。
周教授的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性与通识性相结合,既生动深刻,又发人深思,对拓宽师生视野、提升翻译认识和翻译鉴赏能力大有助益。
周领顺教授是扬州大学领军人才、扬州大学翻译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翻译论坛》杂志执行主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多项等,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曾荣获教育部全国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次)、三等奖,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他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自写散文译自己散文的学者,其《散文自译与自评》2017年面世后即受到广大翻译爱好者的欢迎,被很多高校列为考研必读书目。他的学术专著《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和《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构建了我国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
供稿人:马天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