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孤独,才懂得亲密

发布时间:2015-06-02作者:设置

什么是亲密的感觉?
       多数人会把亲密定义成生活美满,你侬我侬,彼此分享心情。我对亲密的定义跟过去不太一样,近年来西方人对亲密感的研究,从生理上转成心理上的一个最大的关键就是:对自己能不能亲密?它无法清楚地定义,但有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当心安于己上,有满足之感。这种满足感是无法言传的,就是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很安定、无恐无惧,跟别人相处也就会很平和、体会深刻。
       我特别强调“深刻”这个部分,是因为当自己与他人有亲密接触时,如果心里能够自然卸下防卫,别人也会清楚地感受到,自然而然将他自己的武装卸下。能产生较深刻的接触,这是因为你心里的自足、肯定,于是在跟别人接触时,也不会有比较和分别,所以才能产生较为深刻的接触。
       当一个人没有了亲密的感觉,相对的就会觉得寂寞,尤其是在心无所缘、无所安放、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常常听见小孩挂在嘴边说:“好无聊哦!”然而做父母的总觉得忙碌、时间不够用,不解怎么还会感到无聊呢?其实他们不知道那是寂寞而不是无聊,接著可能就用手机找朋友聊天、打电动玩具、看电影、上网聊天等。他们会很自然地找事来做,因为心必须要有所缘、有著力点,如果心没有著力点就会慌。
不要逃避孤单寂寞
       我曾让学生做一个实验,要他们试试看一天之中什么事都不要做,看看会是怎么样的情况!结果大概半天不到,他们 就放弃了,因为觉得很无聊、无所事事。
       在这时候,如果能够诚实地面对内在,你将晓得什么是寂寞的感觉。此时,如果你面对寂寞,并开始往内在寻找,寻找如何处理寂寞?寻找什么才能真正满足内心?你将会得到不一样的体会。所以寂寞其实是一个机缘,让自己可以看到自己的心常常是攀缘其外的,常常是无法回到自己身上的。
       这样的寂寞状态与亲密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唯有经历寂寞,面对它并接受它,如此一来,到自己拥有寂寞的时候,才会发现此刻不再寂寞,因为寂寞已经转化成孤独。孤独对人而言是非常正面的,能够单独自己一个人,把心放在自己身上,没有慌张恐惧,相对地就会有满足感。
       我曾经有一次经验,在路上散步时,心里就是无法安住。一个人的心要安住,必须要安住在某处,当时我就想我的心要放在哪里?首先,我想将心放在家,但还是不安;放在学校,仍是没有用;我再把心放在农禅寺大殿,但还是不行;最后,我把心放在我打坐最多、度过最愉快时光的地方──纽约象冈,却依然不行。
       我发现和跟我关系密切的地方,都不能让我把心安住,心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时从路灯下走过的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与灯光重叠,我突然得到一个灵感,应该将心放在此时此刻。走著走著,我渐渐注意力放在走路的感觉,体验当下的感觉,发现心真的安住下来了。
       那次经验给我很大的体悟,心是安住在每个当下,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一件事情上或是一个外在的环境里。于是我回头再看看以前的经验和打坐的过程,慢慢发现人们对于孤独这件事,有著很大的误解。 孤独让人没有防卫。
孤立、孤独跟亲密有什么关系?
      孤独跟亲密其实是同一件事,孤独能使自己与自己更亲密,一个孤独的人要学著跟别人更亲密,在生命的深刻处,与人相遇,与人分享,当自己有能力跟自己亲密,才有能力跟别人亲密。其实,愈能孤独的人,愈能融入人群,一个带著孤独跟别人建立关系的人,那个“我”像大海一样无边际,一个人心里自足没有防卫,自然能轻松进入别人的世界,别人也可以自然的进入你的世界,不会停留在表面上的角色寒喧或是点头之交。
      我曾经陷在孤寂里,甚至有厌离之感,但我运气很好,女儿帮了我一个忙。那段日子,她送了一张书签给我,上面有几句话,我经常带在身上,看看上面的字,提醒自己。书签上是这么写的:“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做世间慈悲人。”女儿那时才上小学,这张书签是她自己做的,平时个性很粗线条的她,居然做出这么细腻的书签给我。
      从亲密的需求,到认识真正的孤独,之后自己能怡然自得,与别人接触时能深入别人的内心世界,到别人也能深入我们的世界,这是一连串的学习历程,也是修行必经的路。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