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田间,从城市到乡村,5月12日,党委学(研)工部组织师生30余人赴松江区叶榭镇堰泾村开展“学思想·访红迹·尚劳动”主题党日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祁明参加活动并在“红色堰泾”文化长廊革命教育基地为学工部党支部、团委党支部和结对的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开展了一场“沉浸式”主题党课。主题党课由学工部党支部副书记乔檀主持。
在“红色堰泾”文化长廊,祁明讲述了以侯绍裘、蒋梯云为代表的革命先烈在风雨飘摇中坚定信仰、播撒革命火种的英雄事迹。他指出,在这块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走出过24名早期共产党员,占松江早期共产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经过后人的回溯整理,将其定格在其原地下党支部旧址附近的“红色堰泾”文化长廊上,长廊共有14块展板,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堰泾村革命先烈让人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
祁明在党课中提到,在场学子与当年先贤们开展救国救民运动时的年龄相仿,历史不断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他希望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把爱国作为人生底色,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事业发展之中,把践行效国之行、实现强国之梦作为应有的人生价值追求。
环绕四周,美丽宜居的堰泾村宛如山水画卷,河道清澈,两侧水杉浓郁,田水路林交织。祁明强调,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如今的堰泾村领导干部、党员同志传承革命遗志,继续将“人民”理念贯穿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让村民成为美丽家园的参与者、监督者和最终受益者。这也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党建引领下进一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带来了很大启示。
结合今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祁明鼓励同学们深入基层、扎根基层,真正“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吃苦在前,担当作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学校“初心讲堂”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侯文静担任本次主题党课“红色长廊”讲解员,她表示:“在准备讲解工作的过程中,我搜集研读了松江革命史、地方志等学习材料,作为驻松高校学生,我倍感骄傲和自豪。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我将努力做好学习的先行者、红色理论的传播者,知行合一,践行新时代使命担当。”